摘要
arXiv:2504.16139v1 宣告类型:交叉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I)重塑各行各业和社会,确保其可信度——通过减轻偏见、不透明性和问责制缺陷等伦理风险——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AI标准,如ISO/IEC 24027和24368,旨在通过将公平性、透明性和风险管理融入AI系统来促进负责任的发展。然而,这些标准在不同监管环境下的有效性各异,从欧盟的风险基于AI法到中国的以稳定性为重点的措施以及美国分散的州主导倡议。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比较风险影响评估框架,以评估ISO标准在这些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应对伦理风险,并提出了增强其全球适用性的改进建议。通过将ISO标准与欧盟AI法案对接,并对包括英国、加拿大、印度、日本、新加坡、韩国和巴西在内的十个地区的监管框架进行调查,我们建立了一个伦理对齐的基准。该框架应用于欧盟、美国科罗拉多州和中国案例研究中,揭示了现有缺口:自愿性ISO标准在执行方面存在不足(如科罗拉多州),并且低估了特定区域性的风险,例如隐私(中国)。我们建议实施强制性风险审查、特定地区的附录以及隐私导向模块,以增强ISO的适应性。这一方法不仅综合了全球趋势,还提供了一种可供他人复制的工具,用于使标准化符合伦理要求,促进AI的互操作性和全球信任。决策者和标准机构可以利用这些洞见来完善AI治理,确保技术发展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