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M2D
设备端水印技术:生成式AI时代确保真实性的社会-技术必要性
On-Device Watermarking: A Socio-Technical Imperative For Authenticity In The Age of Generative AI
作者: Houssam Kherraz
发布日期: 4/21/2025
arXiv ID: oai:arXiv.org:2504.13205v1

摘要

arXiv:2504.13205v1 交叉公告类型:cross 摘要: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产出日益逼真的结果,学术界和行业都在关注如何识别某个输出是否由AI模型生成。大多数研究努力和政策讨论都集中在AI输出的鲁棒水印技术上。尽管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所有水印技术和AI检测方法都面临严重局限。在这篇立场论文中,我们主张我们采用的是一种错误的方法,应该将重点放在可信内容而非AI生成内容的加密签名水印技术上。对于音频视觉内容,尤其是所有实际内容都是基于物理世界的,并通过硬件传感器捕捉到的。这为我们提供了在硬件层进行水印的独特机会,我们提出了一个社会技术框架,并将其与HTTPS认证和蓝光验证协议进行类比。尽管我们承认实施挑战,我们认为基于硬件的认证提供了更可行的前进道路,尤其是在政策层面。随着生成模型接近感知不可区分性,研究界应警惕对AI水印过于乐观,我们主张将AI水印研究努力投入到文本和LLM空间,最终这些内容不可能通过物理传感器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