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rXiv:2504.08670v2 通知类型: 替换-交叉
摘要: 为了构建儿童易于直观理解并使用的AI界面, 设计师需要一种真正服务于儿童发展需求的设计语法规则。本文将面向儿童的人工智能设计——仍处于确立最佳实践阶段的新兴领域——与充满丰富经验的儿童动画领域联系起来, 该领域通过情感共鸣和认知上易于理解的故事叙述方式吸引年轻观众。通过结合皮亚杰发展理论, 并从52部迪士尼动画作品中提取设计模式, 本文提出了六条适用于以儿童为中心的AI界面设计的设计见解:(1)情感表达性和视觉清晰度, (2)音乐和听觉支撑, (3)视听同步以提供情感安慰, (4)同伴式人设, (5)支持象征性玩耍和想象性探索, (6)可预测和支撑的交互结构。这些策略在迪士尼动画中经过长时间的磨练, 作为多模态的支持手段, 有助于注意、理解和情感共鸣, 从而形成了儿童熟悉的结构化设计语法规则, 并适用于AI界面设计。通过将电影叙事重新构想为面向AI的设计逻辑, 本文提供了一些建构直观AI界面的启发性原则, 这些原则符合儿童的认知阶段和情感需求。该研究为面向儿童的适应性人工智能设计提供了理论贡献, 说明了感觉、情感和叙事技术如何影响儿童发展敏感的设计。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实证测试、文化适应和参与式共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