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rXiv:2503.21074v2 通知类型: 替换交叉
摘要:本文采用了一种混合CNN-Transformer架构,并结合详细的民族志框架,以探究印度河谷文字的视觉形态与其西藏-彝走廊象形文字系统之间的潜在历史联系。通过三个目标文字的集成方法,在15个独立训练的模型中,我们表明西藏-彝走廊的文字系统在视觉相似性方面比古代铜器时代的楔形文字原始体系(10.2%-10.9%)或埃兰文字原始体系(7.6%-8.7%)高约六倍(61.7%-63.5%)。此外,与我们目前对印度河文明网络的理解相反,印度河文字意外地与西藏-彝走廊的文字系统更为接近,平均余弦相似性为0.629,而上述同时代的西亚符号系统分别为0.104和0.080,尽管它们地理位置接近且显然存在贸易关系。在各种降维方法和聚类方法中,印度河文字始终与西藏-彝走廊的文字系统聚类最近。我们的计算结果与特定记数系统、性别标记和关键图象元素中的定性观察结果一致;这进一步得到了古代蜀- Kendrick 路线持续接触网络的考古证据支持,该路线与印度河谷文明的衰落同时存在,提供了可溶性的传播途径。虽然其他解释尚无法排除,但观察到的相似性的确切性和一致性挑战了孤立文字发展的传统叙事,并表明南亚和东亚之间更复杂的古代文化交流网络,超过目前所认识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