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M2D
深求索模型能力边界量化:基于应用的性能分析
Quantifying the Capability Boundary of DeepSeek Models: An Application-Driven Performance Analysis
作者: Kaikai Zhao, Zhaoxiang Liu, Xuejiao Lei, Jiaojiao Zhao, Zhenhong Long, Zipeng Wang, Ning Wang, Meijuan An, Qingliang Meng, Peijun Yang, Minjie Hua, Chaoyang Ma, Wen Liu, Kai Wang, Shiguo Lian
发布日期: 4/1/2025
arXiv ID: oai:arXiv.org:2502.11164v4

摘要

arXiv:2502.11164v4 宣告类型:替代 摘要:DeepSeek-R1 因其低训练成本和出色的推理能力,在各类基准测试中取得了最先进的性能。然而,从实际应用场景的角度对 DeepSeek 系列模型进行全面评估仍存在不足,使得用户难以为特定需求选择最合适的 DeepSeek 模型。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使用增强的 A-Eval 标准(A-Eval-2.0)对 DeepSeek-V3、DeepSeek-R1、DeepSeek-R1-Distill-Qwen 系列、DeepSeek-R1-Distill-Llama 系列及其对应的 4 位量化模型,以及推理模型 QwQ-32B 进行了系统的评估。通过对原始指令调整模型及其精简版本的比较分析,我们研究了推理增强如何影响多样性实用任务的性能。为帮助用户选择模型,我们通过性能梯级分类量化了 DeepSeek 模型的能力边界,并基于量化结果制定了一个模型选择手册,该手册清晰地阐明了模型之间、其能力和实用应用之间的关系。该手册使用户可以轻松选择最经济实惠的模型,确保在实际应用中获得最优性能和资源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我们努力建立了全面、客观和权威的评估标准,但测试样本的选择、数据分布特性和评估标准的设定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在评估结果中引入某些偏见。我们将持续优化评估标准,并定期更新本文,以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评估结果。请参阅最新版本的论文以获取最新的结果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