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rXiv:2502.10420v1 宣告类型: 新
摘要:语言模型代理(LMAs)越来越多地被视为能够自主导航与人类和工具的交互。它们的设计和部署往往假定它们是正常的代理,能够维持一致的目标,适应不同的环境,并以一定的意图性进行行动。这些假设对于工业、社会和政府领域的潜在应用场景至关重要。然而,LMAs并非正常的代理。它们继承了围绕其构建的大规模语言模型(LLMs)的结构问题:幻觉、出逃、对齐问题和不可预测性。在本文中,我们主张不应将LMAs视为正常的代理,因为这样做会导致影响它们实用性和可信度的问题。我们列出了与LMAs固有的代理病理。即使有外部记忆和社会工具的支撑,它们仍然保持着本质上的无状态性、随机性、语义敏感性和语言中介的特点。这些病理现象破坏了LMAs的本质属性,包括可识别性、连续性、持久性和一致性,从而对其声称的代理性提出质疑。作为回应,我们主张在、中和后的部署过程中应测量LMAs的本质属性,以便减轻病理现象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