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rXiv:2403.15457v3 宣告类型: replace-cross
摘要:本文回顾了可信人工智能(TAI)及其各种定义。考虑到任何社会所尊重的原则,TAI往往由几个属性来表征,其中一些属性在监管或工程背景下导致了混淆。我们反对使用负责任或伦理AI等术语作为TAI的替代。为了澄清任何混淆,我们建议放弃这些术语。鉴于TAI固有的主观性和复杂性,开发一个通用框架被认为是不可行的。因此,我们提倡集中于解决公平性、偏见、风险、安全性、可解释性和可靠性等关键属性和特性的方法。我们审查了当前的监管框架,重点是中国、欧盟和美国的举措。我们认识到,基于地缘政治和地理原因的不同人工智能监管标准对跨国公司构成了额外挑战。我们将风险视为人工智能监管和TAI的核心因素。例如,正如欧盟AI法案所规定,组织必须评估其人工智能产品的风险级别以采取相应行动(或面临巨额罚款)。我们比较了TAI实施的各种模式及其在整个过程中涉及的多学科团队。因此,采取强制性措施实施TAI会使其效率和灵活性变得毫无意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我们的框架Set-Formalize-Measure-Act (SFMA)。我们的解决方案强调了将TAI意识指标、TAI驱动因素、利益相关者和商业/法律要求转化为实际基准或测试的重要性。最后,出于对强大人工智能模型的恐慌而导致的过度监管,实际上也会损害TAI。根据GitHub用户活动数据,在2023年,由贡献者账户排名,人工智能开源项目成为顶级项目。让TAI取得创新依赖于开源社区的独立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