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M2D
基于隐式方法的可解释局部空间效果建模方法:全球初级生产力案例研究
An Interpretable Implicit-Based Approach for Modeling Local Spatial Effects: A Case Study of Global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作者: Siqi Du, Hongsheng Huang, Kaixin Shen, Ziqi Liu, Shengjun Tang
发布日期: 2/11/2025
arXiv ID: oai:arXiv.org:2502.06170v1

摘要

arXiv:2502.06170v1 类型: cross 摘要:在地球科学中,未观察到的因素表现出非平稳的空间分布,导致特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表现出空间异质性。在地理机器学习任务中,传统的统计学习方法往往难以捕捉空间异质性,导致预测精度不满意且解释性不可靠。尽管像地理加权回归(GWR)这样的方法可以捕捉局部变化,但它们无法揭示全局模式并跟踪空间异质性的连续演变。鉴于这一局限性,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角——即使用深度神经网络同时建模不同位置的常见特征以及空间差异。所提出的方法是一种具有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双分支神经网络。在编码阶段,该方法使用GCN和LSTM对时空条件图中的节点信息进行聚合,将位置特定的时空异质性隐式编码为条件向量。此外,还使用基于自注意力的编码器从数据中提取位置不变的常见特征。在解码阶段,该方法采用一种条件生成策略,根据时空条件下的数据特征来预测响应变量和解释性权重。通过使用2001年至2020年的全球气候和土地覆盖数据来预测植被净初级生产力(GPP),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在5000万样本上进行训练并在280万样本上进行测试,所提出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836,优于LightGBM(1.063)和TabNet(0.944)。可视化分析表明,我们的方法可以揭示GPP的主导因素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分布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