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工意识在理论上是否可能?它是否合理?如果是,它在技术上是否可行?为了在这些问题上取得进展,有必要奠定一些基础,澄清人工意识产生的逻辑和经验条件以及所涉及的相关术语的含义。意识是一个多义词: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包括神经科学、人工智能、机器人学和哲学等,有时使用不同的术语来指代相同的现象,或者使用相同的术语来指代不同的现象。事实上,如果我们想追求人工意识,就需要对关键概念进行适当的定义。在这里,在一些逻辑和概念上的预备工作之后,我们主张有必要使用意识的维度和概况来进行关于它们在人工系统中可能实现或实现的平衡讨论。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回顾人工意识领域中出现的主要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在一个多维度框架内评估人工意识问题。人工意识的理论可能性已经在一些理论框架中被假定;然而,经验可能性不能简单地从这些框架中推断出来,而是需要独立的经验验证。我们通过识别意识的组成部分、要素和维度来分解意识的复杂性,并从实用角度反思创造人工意识所面临的普遍挑战。尽管存在这些挑战,我们还是概述了一种研究策略,说明我们提出的“意识”如何可能在人工系统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