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M2D
事件理解机制模型综述
A Review of Mechanistic Models of Event Comprehension
作者: Tan T. Nguyen
发布日期: 10/1/2024
arXiv ID: oai:arXiv.org:2409.18992v1

摘要

这篇综述考察了事件理解的理论假设和计算模型,追踪了从语篇理解理论到当代事件认知框架的演变。综述涵盖了关键的语篇理解理论,包括建构-整合、事件索引、因果网络和共鸣模型,突出了它们对理解理解认知过程的贡献。然后,我讨论了当代事件理解的理论框架,包括事件分割理论(Zacks 等人,2007)、事件视界模型(Radvansky 和 Zacks,2014)和层次生成框架(Kuperberg,2021),这些框架强调了事件理解中的预测、因果关系和多层次表征。基于这些理论,我评估了五个事件理解的计算模型:REPRISE(Butz 等人,2019)、结构化事件记忆(SEM;Franklin 等人,2020)、Lu 模型(Lu 等人,2022)、Gumbsch 模型(Gumbsch 等人,2022)和 Elman 和 McRae 模型(2019)。分析重点关注它们在层次处理、预测机制和表征学习方面的做法。出现的关键主题包括使用层次结构作为归纳偏差、预测在理解中的重要性以及学习事件动态的不同策略。综述确定了未来研究的关键领域,包括需要更复杂的方法来学习结构化表征,整合情景记忆机制,以及为工作事件模型开发自适应更新算法。通过综合理论框架和计算实现的见解,这篇综述旨在促进我们对人类事件理解的理解,并指导认知科学中未来的建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