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对大学生日益严峻的心理健康挑战,我们试图了解他们对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应用,特别是大型语言模型(LLM),来增强其心理健康的看法。通过对十名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进行试点访谈,我们探讨了他们对LLM在五种虚构场景中的应用的看法:一般信息查询、初步筛查、重塑患者-专家互动、长期护理和随访护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LLM的接受程度因场景而异,参与者既强调了潜在的益处,例如主动参与和个性化的随访护理,也表达了担忧,包括训练数据和情感支持方面的局限性。这些见解为如何设计和实施人工智能技术以有效地支持和增强学生的的心理健康提供了信息,特别是在LLM可以补充传统方法的场景中,同时保持同理心并尊重个人偏好。